小说改编成戏剧成功之路有多远艺术形象生动的特点-ab娱乐平台注册入口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21-08-09 11:59
小说改编成戏剧,成功之路有多远
自其产生以来,戏剧,小说,神话,长诗等一直是其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作为文学作品,一般具有故事框架饱满,时空转换自由,细节描写充分,人物关系集中,场景描写细致,艺术形象生动的特点因此,被改编,被表演,被变成舞台艺术作品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在真实的戏剧情境中,真实的人会把它展现给真实的人古希腊悲剧大多取材于《荷马史诗》和神话传说,中国戏剧舞台上表演的许多成功作品都是改编自古典文学
1.今天的舞台上有许多改编自文学的优秀戏剧
最近几年来,由小说改编的戏剧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比如改编自陈小说《白鹿原》,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的同名话剧,由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演出,在全国各地演出已久,票难求,其中《白鹿原》创造了票房超130万元的业绩田沁鑫根据萧红小说《生死场》,老舍小说《四世同堂》和李敖小说《北京法源寺》改编的同名话剧由中国国家剧院演出,不仅实现了艺术创新和突破,而且以其巧妙开放的叙事结构,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现代的舞台风格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审美体验赵根据王安忆小说《长恨歌》改编的同名话剧,余荣军根据毕飞宇小说改编的小说《推拿》,文根据金玉成小说改编的小说《繁花》由上海戏剧艺术中心演出这些剧作表达了时代变迁中上海的地域风情和人物命运,令人心酸方旭的同名戏剧改编自老舍的小说《我这一辈子》01001《二马》,由他的戏剧工作室演出这些剧多次参加北京举办的老舍戏剧节,颇有京味由波兰导演克里斯蒂安鲁帕改编自史铁生小说《牛天赐》的话剧《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和由北京驱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融合鲁迅小说形成的话剧《酗酒者莫非》,从当代开放文化的视角对中国历史和现实做出了全新的解读和诠释余荣军根据夏洛蒂勃朗特小说改编的同名话剧《狂人日记》和根据大仲马小说改编的同名话剧《简爱》充满了对人性的反思和对生命存在的追问,给人以思想启迪和艺术熏陶
如今,小说改编为戏剧的趋势仍有增无减,这表明这是一种有效的创作方法借助文学的影响,可以提升戏剧的传播力,反之亦然以刘震云小说为蓝本的牟森话剧《基督山伯爵》,以严阵小说为蓝本的毛剑锋话剧《一句顶一万句》,以曹文轩小说为蓝本的李冯话剧《沧浪之水》,以黄蓓佳小说为蓝本的欧阳逸冰话剧《山羊不吃天堂草》,都在当代话剧走廊中占据着重要的艺术地位
2.借助文学作品的矩阵,构建新的舞台风格,具有倍增效应
中国戏剧自出现以来,虽然只有百年历史,但始终伴伴随着剧本的匮乏在20世纪10年代,不仅真正意义上的戏剧风格没有建立起来,文学素质的缺乏也阻碍了戏剧的发展中国戏剧在创立之初,是从《野蜂飞舞》 《茶花女》 《黑奴吁天录》 《不如归》等外国戏剧和小说的改编开始的抗战时期,中国没有安静的书桌空间,创作剧本更加困难曹禺老师经常被各种剧团要剧本,他很着急他说思考,思考,让他真正写出了剧本《正在想》曹禺老师常说,剧本写作不易,是心血当灵感之泉冰冷停滞时,利用文学作品的矩阵调动艺术想象力,创造新的艺术旨趣,整合新的情节逻辑,构建新的舞台风格,无疑会事半功倍
三四十年代,田汉改编中外小说《阿q正传》 《卡门》 《复活》,张爱玲把她的小说《倾城之恋》改编成话剧,曹禺,吴添把巴金的小说《家》改编成话剧,赵清阁从《红楼梦》取材,创作了《冷月诗魂》新中国成立后,小说改编剧创作趋势延续,出现了《血剑鸳鸯》 《流水飞花》 《禅林归鸟》 《骆驼祥子》 《智取威虎山》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依附于戏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剧作家回归文学领域,汲取优秀的文学资源,以取得良好社会影响力的小说为蓝本,整合创作灵感和生活经验,再创作适合舞台表演的剧本
3.成功的改编应该赋予小说人物以生命感和感动效果
成功的戏剧改编不仅是对文学价值的提炼,升华乃至鉴赏,更是赋予小说人物以生命的质感和动人的效果,不成功的改编往往被批评失去了原著的精神和品位,甚至颠覆,篡改,扭曲,解构了小说的价值和意义。
众所周知,鲁迅小说和巴金小说都被改编成舞台剧,但很多人的改编是看不见的而曹禺根据巴金小说《红旗谱》改编的同名话剧却被夏衍称为不寻常的改编,成为话剧改编的成功范例
1940年11月,
好友巴金来到江安看望曹禺,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二人彼此宽慰,相谈甚欢巴金随身带来了吴天根据其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家》,虽然演出效果不错,但巴金总觉得这个改编本还欠缺点什么曹禺看过后认为,改编对原作太忠实了,以致缺乏创作的新意和戏剧的特色而经由曹禺改编的《家》,则成为中国话剧史上常演常新的优秀剧作
在改编过程中,曹禺对原小说的思想主题进行了再发现,再阐释,并依照戏剧的结构特点对小说情节做了调整与凝练在改编中,曹禺不仅加强了人物关系的制约性,戏剧的动作性,情节的紧凑性,而且增强了戏剧的抒情性和浓郁的诗性与象征
最近几年来,经典小说改编话剧出现了两种不同方式:一是忠实于原著的改编,力求展现小说原汁原味,真实展现其情节框架,凝练表达其原有内涵二是为我所需,加以取舍,甚至失事求似:大胆想象,重新诠释,以新的戏剧表达,给人新的艺术感受这两种方式很难简单判定对错,需要以具体作品为例,按照艺术规律进行艺术评判
1997年田沁鑫导演的话剧《生死场》展示出了散文化和多场次的结构,故事本身由一系列人物的生活场景组合在一起,导演采用蒙太奇的手法,时空变化灵活,人物形象生动,每一场戏都围绕着生与死来进行。
2010年末,田沁鑫导演的《四世同堂》上演它反映了日军占领北平时期平民生活的混沌,凄惨演出时,一批明星演员雷恪生,孙红雷,黄磊,辛柏青,秦海璐,朱媛媛等集体亮相,有强大剧场号召力
改编者首先应当做足功课,深入理解小说的意蕴内涵,而不应该流于表面,浅尝辄止,做一般化梳理和简单化裁剪否则就会让观众产生心理预期的落差感人们常说,一千个观众的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没有人会将哈姆雷特跟此剧中的掘墓人混同小说改编话剧,应当尽力做到博观约取,含英咀华,保有原作的精神内涵与精粹成分,这是一个关系到改编之成功与否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在文学史上乃至文化史上已有定评的名著,轻易做翻案文章,或无视基本叙事一味戏说,解构,很可能陷入一种自寻烦恼的境地既然改编的对象是公认的知名小说,它本身就具有某种公认的价值,体现了民族审美心理中普遍认同的美学意义,这种意义值得尊重珍视,并且在改编中发扬光大
此外,小说改编戏剧应当注意如下问题:一是尊重经典小说原创者的著作权益二是改编者要有自己明确的基本立意和出发点,注意精准把握题材与体裁的特点三是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发挥改编者的自身优势和艺术创新的优势四是对原小说进行合理的艺术取舍,不做压缩饼干式的改编,而做沥尽黄沙始得金式的加工,转换,提炼,升华,融会自身的艺术灵感和超拔创意,创造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象丛林和魅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