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创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优秀遗产-ab娱乐平台注册入口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21-08-09 12:17
继承和创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优秀遗产
)
改革开放40年来,西风东渐打开了我们的文艺视野,加深了我们对文艺的认识,伴随着中国文艺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觉得,中国文艺一味地沿袭西方文艺和批评的话语体系,是不可能建立起自己的主体性的而且,面对日益丰富和发展的中国现实,这些建立在西方文艺创作基础上的文学批评和理论也越来越失去有效性和针对性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认识本土文化资源,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思想文化潮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欧美文化的本质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对世界历史和当今现实有了新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本土文化传统的理解和认识此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本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是一种对他人和自己都清楚的文化自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更加明确中国本土文化传统的文化身份及其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最近几年来,中国文学创作的价值取向证实了这一点广大作家从本土文化中汲取资源,创作了大量丰富生动的作品,不仅深刻揭示了传统文化资源经过现代演绎后仍能有效传承,也表明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相互融合,使得中国文化不可避免地具有了普遍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继承和创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意义重大一直以来,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都是一个极其活跃和充满活力的领域,比如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和朱东润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罗宗强的《明代文学思想史》,陈渤海的《中国诗学之现代观》,的《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及体系》,姜寅的《清代诗学史》,周的《中国古代文学阐释学十讲》,的《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张謇的《知识与抒情》,的《诗与识:中国古典诗歌审美统一论》,廖克斌的《明代文学思潮史》,的《清代骈文理论研究》,吴的《东亚汉文学研究的方法与实践》可是,由于学科壁垒,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学科的大多数人,除了古代文论专业的学者,并不知道古代文论研究领域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古代文论家并不自满,并不是活在旧论文堆里,当然也不是搞博物馆学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重新诠释意味着世界主义和开放也就是说,现在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有世界视野,也有今天的视野这种古代文论也是现代的,所以必然是当代的
中国古代文论的当代价值和意义一直是当代文学批评家和研究者关注和焦虑的问题之一文学批评和研究的理论支撑和基础在哪里,也是最近几年来当代文学研究探索的地方此时,很多朋友希望回到过去,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中寻找本土资源,通过对本土资源的整体提炼,做出现代阐释,进而应用于当代文学批评和研究当然,我们希望在吸收世界优秀文论的同时,突破文论,更多地关注本土文论传统通过各个文艺领域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符合中国文艺经验和实践的批评话语体系,既能解决我们文艺理论的问题,又能与西方文学批评形成真正的对话关系中国学术史,包括中国古代文论,在某种意义上是一部中国学术元话语不断阐释的历史,或者说是一部中国学术元话语的阐述史在这个意义上,即克罗齐意义上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历史历史也是一种叙事历史只有在当代回响时才有价值和意义这种呼应是当代人对历史的新解读古代文论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有能力以现代的方式解读它,那么它就有可能应用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
另一方面,面对丰富复杂的传统文化,应该推广什么在这个问题上,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论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认为,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圈,历史圈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对其发展过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任何文化回归意义的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自我创造不是要复古,也不是要提倡全盘西化或全盘他者自知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获得决定适应新时代新环境和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继承和创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优秀遗产,实际上是一个追求文化自觉的过程这个过程艰巨复杂,充满挑战只有在充分了解自己的文化和接触到的多元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在这个新兴的多元文化世界中确立自己的地位然后,经过自主适应,可以取长补短,互相交叉连接,最终实现和平共处,取长补短,携手发展对于中国新文艺来说,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它的本土性和世界主义并存今天,在此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是现实的,充满了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