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曾叫“胡饼”杨贵妃赏月时改名为“月饼”-ab娱乐平台注册入口
来源:浙江文化网 发布时间:2017-08-15 01:44
在中秋节形成并兴盛的同时,月亮神话、传说也随着人们的想象及口口相传,产生了许多新的故事,除了我们熟知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外,还有唐玄宗游月宫、杨贵妃赏月赐名等。无论荒唐与否,都代表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月亮的崇拜。
唐皇游月宫归途撒金钱
风流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由于跟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大大提高了他在诸多皇帝中的名气,成为文人乐于吟叹、百姓愿意提起的人物。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唐玄宗还是一个风雅的喜欢赏月的人,这使他成为中秋节故事的主角之一,好几个故事都有他的份儿。
其中,被称为中秋节三大传说之一的唐玄宗游月宫的故事在唐朝就已盛传。据唐代蒋防《幻戏志》记载:八月十五夜晚,玄宗望月入迷,起了游月宫的念头,就请天师作法,与天师一起来到月宫。月宫中的仙乐分外动听,仙女告诉他们这音乐名叫《紫云曲》。玄宗素晓音律,默记曲调,回到凡间把这仙乐传了下来,起名为《霓裳羽衣》。
从月宫回来的途中,唐玄宗经过潞州城,俯视全城,见月光如画,城中静悄悄的。天师就请玄宗用玉笛演奏乐曲。奏完曲子,君臣几人向城中投撒金钱。过了十几天,潞州官府上奏说,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城市上空有天乐传来,并有金钱落下。这个故事在唐代笔记小说《龙城录》中也有记载,对月宫的景象、素娥仙乐等描述得更为详细生动,并提到“次夜上皇欲再求往,天师但笑谢而不允”。意思是游月宫是特定时间“八月望日”才能做的事。
杨贵妃赏月赐名“月饼”
在史料记载中,月饼很早就有了。汉朝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从国外带回来芝麻、胡桃,当地人们用胡桃仁做馅,做出一种圆形饼,就叫胡饼。有一年八月十五,唐玄宗和杨贵妃一起赏月的时候,一边看月亮一边吃胡饼。唐玄宗说:“胡饼这个名字不好听。”杨贵妃望着又大又圆的月亮,顺口说:“这饼很像天上的月亮啊,就叫月饼怎么样?”唐玄宗说:“好。”从此,胡饼就改叫月饼了。
关于月饼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率军征讨突厥,打了大胜仗。在八月十五这一天班师回朝。唐高祖李渊为他设庆功宴。这时,有一个来唐朝经商的吐鲁番人向皇帝献上了他们家乡的特产——一种很好吃的饼,表示祝贺。唐高祖看着漂亮的圆饼,觉得跟空中明月有点相似,就说:“应将胡饼邀蟾蜍。”又把饼赏赐给群臣分食,都说这饼好吃。从此以后,胡饼就流传开了,每到八月十五,就边吃胡饼边赏月。后来,胡饼又改叫月饼。
周生上天揽月书生中秋定情
唐玄宗李隆基借“天师”之力登上月亮,这只是人们的想象。不过,唐代张读所撰的《宣室志》却记载了有人不仅能攀上月宫,还可以把月亮摘下来。据其记载,太和年间有一位周生,学成道术,中秋之夜与客人饮酒赏月。当时月色晶莹,他对客人说,我能摘月置于怀中。说罢,周生取了两条绳子,拴上几百根筷子做梯子,登梯取月。一霎间天昏地暗,空中一片漆黑。他回室后说月在衣襟中,然后从怀中取出一块直径寸余的小月亮,“一室尽明,寒入肌骨”。
更离奇的还有元代林坤撰《诚斋杂记》中仙女下嫁的故事。说钟陵西山,每到中秋节,车马喧嚣,声闻十里,贵族豪俊之士,多召名姝善歌舞者,在月光下歌舞赏月。有一位书生名文箫,观睹时看见一位歌女美貌无双,所唱之歌也十分独特:“若能相伴步仙坛,应得文箫驾彩鸾。自有绣襦并甲帐,琼台不怕霜雪寒。”文箫突然悟到此女可能是月宫仙女下凡,二人眉目传情,流眸顾盼。歌罢,此女穿过松林登山而去,文箫紧随其后也登上山顶。突然风雨骤起,有一位仙童持天书至,判仙女吴彩鸾以私欲泄天机,贬为民妻。于是,仙女彩鸾便与文箫结为夫妻,居于钟陵山侧。
据《中秋》(黄涛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中秋旧事》(韩养民著,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综合整理